愛因斯坦曾經(jīng)評論道:“一個人若三十歲之前還沒有對科學做出重大貢獻,那么他(她)將永遠不會?!边@可能是上世紀20年代量子力學革命時期的真實寫照,然而一項最新研究表明,如今重大的科學發(fā)現(xiàn)是由年齡更大的科學家做出的。
這一項由美國東北大學Benjamin F Jones和俄亥俄州立大學Bruce A Weinberg實施的研究,分析了1900年至2008年間諾貝爾獎物理學獎、化學獎、生理學或醫(yī)學獎525位獲得者做出諾獎成就時的年齡。對比1905年前和1985年后做出諾獎成就時的科學家年齡發(fā)現(xiàn),物理學家的平均年齡從37歲升至50歲;化學家平均年齡從36歲升至46歲,醫(yī)學家從38歲升至45歲。
研究指出,諾獎獲得者獲得博士學位后,在之前的基礎上研究發(fā)現(xiàn)逐漸增多。Jones表示,實驗工作需要經(jīng)驗和知識積累,因此年齡大的科學家更易做出重大發(fā)現(xiàn)。
其他一些專家認同該項研究結果,但是認為還有其他一些原因。比如,喬治亞州立大學的Paula Stephan認為,年齡大的科學家更能獲得昂貴的儀器。此外,Stephan認為對于35歲或40歲的研究人員來說,“不認為自己在走下坡路”至關重要。